查看原文
其他

Gartner:2016年数据中心网络魔力象限|「云头条」

2016-06-02 云头条

摘要:数据中心网络在不断发展,开放的分解式网络解决方案方面的选择日益增多,其他厂商旨在开发更封闭的专有系统。企业应评估不同的厂商方案和架构,要尤其关注软件功能。



市场定义/描述


本文研究的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在企业数据中心里面提供了逻辑及/或物理网络连接。在经历持续15年多的架构稳定期之后,企业组织的数据中心网络需求继续变化。虽然速度、密度和规模提高了,但底层架构仍然依赖超额认购的三层分层方法。在过去两年,企业组织日益采用两层胖树架构,这种架构为东西向流量提供很高的横截面带宽,同时提高灵活性,降低成本。


在谷歌、Facebook和亚马逊等超大规模组织运行的新型大规模IT系统已改变了IT服务交付模式,并对企业里面的运营和购买方法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早期采用者和主流企业组织正在试图提升为用户提高灵活性、改进管理及/或降低成本的能力。


来自超大规模部署环境的影响和经验会在企业数据中心网络市场继续带来后续影响。因此,市场因新的架构、技术和厂商而发生转变,这些厂商专门开发这类解决方案:


  • 改进和简化网络运营活动,与业务目标更加步调一致,并提高数据中心的灵活性;

  • 适应数据中心里面不断变化的大小和密度;

  • 顺应应用程序流量模式方面的变化;

  • 提供开放、基于标准的解决方案,以增强互操作性、促进创新,并缓解厂商锁定现象。


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过去12个月,我们看到市场趋于稳定,许多企业专注于走好数据中心转型的头几步。2015年出现的一幕是,更务实地部署自动化架构和基本的软件定义网络(SDN)解决方案,而不是专注于宏观创新和全方位变化。


从厂商的角度来看,过去一年更多地关注增扩展主要功能,而不是宣布改变行业规则的架构。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期望开源网络解决方案作为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我们还看到一些小厂商提升了知名度,比如BigSwitch Networks和CumulusNetworks。


2015年没有出现重大的厂商收购。不过,最近惠普企业(HPE)完成了将其在中国H3C子公司的51%股权出售给清华控股旗下的紫光,会对HPE在数据中心网络市场的战略带来重大影响。


2015年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企业数据中心网络市场也相对稳定,年收入增长率为5.1%。由于服务器连接技术市场转向10G(10G收入增长18.5%),1G端口的增长率下滑13%多。然而,10G端口的平均成本下降18%多,降至不到215美元(不包括光器件),这导致10G端口的收入在2015年下滑了2.2%。40G端口的收入在2015年猛增了93%。


其他新兴趋势包括:


  • 新的定价模式,包括订阅服务定价、突发容量定价以及软硬件的购置价格和支持价格相分离。

  • 网络堆栈继续分解(加入品牌白盒解决方案),宣布开源网络交换机操作系统。我们估计,到2015年年底,部署的品牌白盒解决方案有650套。这在整个企业市场占很小一部分份额,不过比重在提高。

  • 新的交换机平台能够实现经济高效的25G服务器接入和100G交换机间的连接。

  • 越来越多地使用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存储网络,促使更多的流量进入到数据中心网络。

  • 随着今后两年容器的使用由目前用于开发环境变成在生产环境下部署Mode2应用程序,面向容器和微服务架构的连接会成为一个关键要求。


2014年数据中心网络魔力象限


2015年数据中心网络魔力象限


2016年数据中心网络魔力象限


厂商强项和注意事项


AristaNetworks




在这项研究中,AristaNetworks继续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厂商之一,2015年产品收入增长率达到40.6%。截至2015年,Arista拥有大约3700个客户,以8.5%的收入份额在数据中心网络市场排名第三,继续获得Gartner客户的关注。Arista完全专注于数据中心交换领域,正在扩大产品组合,涵盖数据中心互联,对正在构建基于云的基础设施的客户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Arista提供一款基于其可扩展操作系统(EOS)软件的可编程解决方案,可以集成到几乎所有的数据中心管理和编排架构中。2015年,它推出了CloudVision,这种单一网络控制点便于与第三方SDN解决方案整合起来,实现全网络自动化和编排。Arista具有先进的监控功能,通过发送表明网络状态的实时数据流,提供了全网络遥测和分析机制。



Arista在拓展业务范围以迎合更广泛的主流企业,并扩大地域范围,还在充分利用与VMwareNSX和惠普企业达成的合作伙伴关系。


企业组织应考虑Arista提供的所有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如果它们在实施高度自动化的云计算环境或需要详尽的监控功能,更是如此。不过,它们应核实本地客户、技术专长和覆盖范围。


强项:


  • Arista与一系列广泛的软件编排和SDN解决方案紧密集成,并通过基于标准Linux的EOS平台具有的可编程性,为客户带来了灵活性。

  • Arista提供了单一控制点(CloudVision)、集中式网络状态(NetDB)、网络遥测和应用程序可见性等功能,还提供了可扩展的API和软件开发工具包(SDK)。

  • Arista提供一整套外观尺寸不同的产品,包括一些固定配置的大型交换机,让客户能够针对每一种环境实施大小适中的、又常常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 Arista提供高性能、可扩展性非常好的解决方案,深度缓冲、大型地址表和低延迟可处理复杂的现代数据中心应用,并扩展到云规模。


注意事项:


  • 相比更老牌的厂商,在北美和西欧之外的市场,地域覆盖范围仍然有限;Arista仍在夯实支持体系和渠道计划,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主流市场。

  • Arista并不为需要光纤通道(或基于以太网的光纤通道)的融合存储网络提供接口。

  • 相比更传统的解决方案,Arista是性价比方面的领导者,不过基于商用硅的交换机在日益得到采用,加上类似的主干和分支交换机架构,这让竞争对手得以缩小与Arista的差距。

  • 与思科旷日持久的官司意味着对一些潜在客户来说风险比较大。企业组织应让自己的法务部门评估与这个问题有关的风险。


Avaya



Avaya继续凭借FabricConnect解决方案受到市场的追捧,这种解决方案大大简化了数据中心中的网络配置。Avaya现已部署了500多套FabricConnect解决方案,同比增加60%。尽管FabricConnect客户数量日增,但2015年Avaya总的数据中心网络业务却减少了近15%――要是想在这个市场长久存活下去,Avaya绝不能任由这个趋势发展下去。Avaya的FabricConnect解决方案不仅提供了强大的数据中心架构,还可以扩展到园区网络和分支网络。针对需要使用SDN扩展自动化的那些客户,Avaya提供了基于OpenDaylight(ODL)的控制器SDNFx,以及与OpenStack集成起来的FabricOrchestrator。如果配置简化和网络自动化是两大优先事项,不妨考虑Avaya(先要核实本地支持能力)。



强项:


  • Avaya可以提供一种经过充分验证的、成熟的端到端架构,可从数据中心延伸到园区和分支机构。

  • 该解决方案为数据中心网络功能提供了强大的自动化机制。

  • Avaya提供一种可高度扩展的多播解决方案,易于配置和管理,只有边缘节点需要加以配置。

  • Avaya提供预装在经过验证的原始设计制造商(ODM)硬件上的软件,紧跟商用硅这股方兴未艾的潮流。虽然主要针对云计算和服务提供商这些客户,但这也让Avaya有机会扩大市场势力,并提供了一种更简化的、得到支持的方法,可以利用ODM价格优势。


注意事项:


  • 作为这项研究分析的规模最小的厂商,Avaya存在这个问题:不仅缺乏市场知名度,还缺少熟悉其解决方案的技术人员和合作伙伴。企业需要确保本地合作伙伴和Avaya都有拥有相应部署经验的人员。

  • 相比Avaya的统一通信这项核心业务,Avaya的网络产品组合获得的关注和投入相对较少。

  • 由于Avaya收入继续下滑,它在数据中心网络市场能不能长期存活下去成了问题。

  • 对于寻求应用程序集成用于网络配置的企业而言,Avaya目前缺少VMware方面的认证,而且支持Puppet和Chef的功能有限。


博科



博科长期以来就是数据中心网络市场的一大玩家,其强大的产品组合包括VDX交换机、MLXe核心路由器和配备相关控制器的SDN应用软件。截至2015年,博科有大约4000个客户在使用其旗舰数据中心网络产品:VCS交换架构。2015年数据中心网络收入增长率达到近20%,这让博科得以将市场份额提高到2.6%。博科一直致力于提供自动化的网络交换架构,因而其架构解决方案在市场上更受追捧。在过去一年,博科发布了几款产品,包括IPFabric这种新的架构产品,它基于Level3横向扩展型架构,主要针对大规模环境。此外,博科继续为产品组合在自动化、工作流程编排和SDN功能这些方面进行投入和创新。如果企业在寻求自动化交换解决方案,应该考虑博科。



强项:


  • Gartner客户告诉我们,博科的VCS架构用起来比竞争对手的解决方案来得简单,这归功于高度自动化和零接触配置功能。

  • 博科目前的产品和路线图包括保护诸架构上的投入。比如说,同样的交换硬件和软件同时支持VCS和IPFabric这两种产品,如果需求发生变化,这就有助于减少支出。

  • 博科在几个垂直领域(包括联邦政府、大学、服务提供商和医疗保健)拥有大批客户群,而且了解这些垂直领域的专门化需求。

  • 博科提供灵活的商业模式,包括基于订购的计费和按需付费这一选项。


注意事项:


  • 相比领先的竞争对手,博科的渠道很有限,这意味着可能得益于博科产品的许多客户并不考虑这家厂商。

  • 尽管拥有强大的产品组合,但是无论从端口出货量、交换机收入还是从Gartner客户的提及率来看,博科都未能跻身市场前五强。

  • 相比其他的领先厂商,博科在中级市场企业(按Gartner的定义指员工数量在100人至999人的企业组织)的客户群有限,中级市场的Gartner客户很少提及博科的解决方案。

  • 与领先的竞争对手相比,博科向市场推出25/50G功能比较晚,而大规模数据中心需要这项功能,进行投入时着眼于保护长期投入也需要这项功能。


思科



思科以大幅优势引领数据中心网络市场,从端口出货量和收入来衡量都是如此,仍然是Gartner客户最常提及的厂商。然而,与近期趋势相一致的是,2015年它在继续丢失份额,收入份额从62.1%下滑至60.7%,出货量市场份额从45.9%下降到44.2%。



思科拥有广泛,但可能让人混淆的数据中心网络产品组合,许多管理选项更是增添了复杂性,包括:应用策略基础设施控制器(APIC)、近期推出的Nexus架构管理器(NFM)、虚拟拓扑结构系统(VTS)、开放SDN控制器(基于OpenDaylight控制器)、思科Prime以及数据中心网络管理器(DCNM)。跨产品系列的兼容性和升级性颇具挑战性,软件的选择决定着底层硬件。思科继续向市场发布新的软硬件产品,包括新的Nexus9200和NFM,它还领导一个名为ProjectContiv的开源容器网络项目。想在全球获得所有数据中心方面的机会,应考虑思科。


强项:


  • 思科拥有一大批忠实的客户,他们熟悉配置思科产品,这可以简化部署,并控制培训成本。

  • 思科拥有覆盖所有垂直领域和地域范围的产品组合和销售渠道。

  • 我们看到,Gartner客户日益关注思科Nexus9000交换机,从而推动这种产品得到更大力度的采用。

  • ACI软件的早期采用者特别指出软硬件质量不错,不过大多数客户主要将它用于自动化和集中式管理,而不是高级服务编排和策略管理。

  • 除了网络外,思科还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和统一通信(UC)等解决方案。这会吸引希望限制厂商数量的客户。


注意事项:


  • 一向以来,思科研制的产品依赖封闭功能及/或专有功能,导致厂商锁定现象。思科ACI解决方案也不例外,这种解决方案限定了硬件部件和软件组件。

  • 客户特别指出,由于需要了解应用程序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定制应用程序配置文件需要定制手动配置,很难从传统网络基础设施迁移到ACI。

  • 从客户意见来看,思科整套的数据中心网络软硬件解决方案通常比其他厂商的解决方案来得贵。

  • 思科及其渠道一再告知客户,将Nexus9000系列交换机从非ACI模式升级到ACI模式很困难。

  • 思科的客户向Gartner抱怨,投入得不到保护。具体例子包括:Nexus9300 FFF主干交换机无法从非ACI模式切换到ACI模式,无法为Nexus7000交换机和UCS提供全面的ACI支持。


戴尔



戴尔继续大力推行“开放”战略,销售额出现显著增长,包括来自BigSwitch Networks、CumulusNetworks、IPInfusion、Midokura和PluribusNetworks等合作伙伴的软件解决方案。截至2015年,戴尔有400多个客户(2014年约100个)在使用其开放网络解决方案,“面向未来的企业”这一战略为戴尔客户提供了灵活性,并保护了投入。戴尔最近宣布了基于Linux的OS10交换机操作系统,进一步增加了分解式网络架构的好处。开放网络这股潮流让戴尔在2015年期间的单位出货量增长5.6%,尽管收入下滑了9%――这表明客户有兴趣,开放网络解决方案背后有其经济驱动因素。随着收购EMC的相关事宜完毕,我们预计戴尔会在企业客户当中成为一个更强大的品牌,有机会向市场投放更全面、更多样的融合解决方案。想获得所有数据中心网络机会,应考虑戴尔,如果需要一种开放、灵活的解决方案,就更是如此。



强项:


  • 戴尔提供日益庞大的交换机阵容,支持其开放战略:将硬件与可用的替代网络软件分离开来。

  • 戴尔提供市面上种类最丰富的开源软件,此外在全球范围支持合作伙伴软件提供商。

  • 除了网络外,戴尔还提供PC、计算和存储基础设施,这会吸引更希望从单单一家厂商购买基础设施的客户。

  • 戴尔将其网络部件整合到集成式系统产品当中。我们预计,收购EMC会让戴尔在将来可以提供一系列更广泛的集成式系统和超融合系统。


注意事项:


  • 转型为一家私营公司和收购EMC具有颠覆性,虽然它们带来了长远机会,但短期整合问题和市场混乱在限制戴尔的销售。2015年,戴尔的数据中心网络收入在增长了5%的市场逆势下滑9%。

  • 戴尔在特定垂直市场的网络品牌知名度大小不一,金融服务行业和公共部门客户是其薄弱环节。

  • 戴尔的销售主要靠直销模式来带动,所以渠道不如其他厂商来得成熟。找戴尔渠道合作伙伴时,在签约之前要了解参考客户,确保它们有几种规模相似的实施环境。

  • 多种多样的可用软件给客户造成了困惑,不知道最适合不同使用场合的软件是哪一种。


ExtremeNetworks



Extreme Networks收购凯创网络(Enterasys Networks)后,重组了资源,并降低了成本,现在专注于向特定的细分市场销售解决方案。Extreme改造了工程技术部门,支持软件驱动的战略,现在将90%的资源集中于软件。Extreme有22000多个客户,但其中不到10%是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客户,导致收入市场份额不足2%,2015年收入下滑了15%。然而,Extreme是小厂商之一,全面的局域网产品组合包括有线和无线,还有园区和数据中心解决方案。Extreme优化改组了产品组合,推出新产品,并提供基于加固版OpenDaylight的SDN控制器。它加入了VMwareNSX合作伙伴计划,共同致力于整合各自的解决方案。Extreme在完善产品组合,以支持的市场趋势,专注于开放标准和FFF平台。如果北美、南美和欧洲的企业寻求一家满足所有局域网要求的专业网络提供商,应该考虑Extreme。



强项:


  • Extreme通过100%内包的服务和支持团队,提供了非常强大的客户服务。

  • Extreme拥有一整套广泛而深入的数据中心网络设备,提供高性能和可靠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方面的历史已超过15年。

  • 在竞争激烈的形势下,Extreme可以将其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的价格定得颇具竞争力。

  • Extreme奉行开放、基于标准的方法,以满足新出现的数据中心网络要求,包括广泛支持VXLAN、OpenFlow、基于OpenDaylight的SDN控制器以及多个API,包括OpenConfig。


注意事项:


  • Extreme是这项研究中比较小的厂商之一,其增长率低于行业水平。因此,企业组织应确保有相应的本地销售和支持服务体系。

  • Extreme在与NSX整合方面动作很晚,不过它如今正积极致力于这方面。

  • Extreme高度关注机架平台,我们仍看到客户提议使用机架平台,而不是专注于更新颖的FFF解决方案,后者常常更适合客户群。

  • Extreme目前的产品缺乏许多大型“前瞻型”企业组织渴望的功能,比如支持Puppet和Chef。


惠普企业



进入2016年后,惠普企业(HPE)起用新的公司名称(2015年11月从惠普拆分出来),将出售了其在中国的H3C子公司51%的股份(截至2016年5月1日),组建了新的H3C。客户提到,HPE向外界传达的讯息是“一切照旧”,注重其在数据中心网络市场收入排名第二的位置。然而,我们认为,一些变化指明了前方面临的重大挑战,因为HPE将依赖H3C,为数据中心网络产品组合提供主要的Comware代码库和平台。HPE的旗舰数据中心交换机操作系统是通过与H3C创办的一家合资企业开发出来的,H3C在这家合资企业中持51%的多数股权。虽然我们看到大力投入于Altoline产品组合(与Accton合作),并启动了OpenSwitch开源交换机操作系统项目,但HPE还是没有完全内部开发的一种替代方案。



尽管HPE有强大的网络产品组合,但我们继续看到HPE渠道提供与颇有竞争力的网络产品捆绑销售的服务器解决方案,比如AristaNetworks、思科和迈络思科技(MellanoxTechnologies)。


我们认为,设立持少数股权的新H3C让人对HPE的数据中心网络产品组合提供的未来产品产生了疑问,基于Comware的解决方案和基于OpenSwitch的解决方案之间可能越来越让人困惑。可以考虑由HPE提供数据中心网络机会(中国以外)。


强项:


  • HPE是2015年数据中心网络收入排名第二的厂商。

  • HPE保留了强大的数据中心网络产品组合,拥有内部开发、联合开发(与新H3C)以及合作伙伴的众多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几乎任何企业的要求。

  • HPE仍然致力于扩大开放网络战略,并不仅限于支持CumulusNetworks和Pica8,并大力投入于SDN、分解式网络和开源项目。

  • HPE具有全球交付和支持能力,拥有阵容齐全的网络、计算和存储解决方案,完全能够支持复杂的数据中心要求。


注意事项:


  • 从我们的研究来看,HPE控制其旗舰平台和代码库的力度不如这次研究的其他厂商。

  • HPE为数据中心网络提供一系列多样化的选择,包括自主开发的解决方案、合资企业解决方案和合作伙伴解决方案,可能会让一些买家觉得困惑。建议不一样,这要看需求的来源和重心(比如网络主导还是服务器主导),包括没有将HPE的VirtualConnect刀片交换机整合到HPE网络硬件和软件架构中。

  • HPE及渠道有时低价出售惠普维护方案,这给一些客户带来了支持方面的难题。

  • 由于出售H3C的多数股份,HPE和新H3C的数据中心网络销售额将分开来计量,这会导致2016年市场份额排名会有所下滑。


华为



2015年华为受到热烈追捧,成为这次研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厂商,收入同比增长超过70%。2015年,华为改进了CloudFabric架构、CloudEngine交换平台和SDN控制器等产品,它们使用开放标准。华为的目标专注于市场上的开放SDN创新。华为在推行更灵活的采购模式,那样需求变化时,客户可以按需付费。虽然华为拥有全球规模和范围,但这家厂商的数据中心产品主要销往中国、亚太区及其他新兴市场,正在西欧加大投入。亚洲和发展中市场的客户应考虑华为,如果需要高度的可扩展性和端口密度更是如此。



强项:


  • 华为拥有一条广泛的基于CloudEngine产品组合的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线,包括可扩展的机架架构和FFF分枝和主干交换机,以支持以太网架构。

  • 华为有一套广泛的开放SDN选项,可提供软件覆盖、全面的SDN基础设施和混合解决方案,它们都基于标准,因而便于第三方集成,对其架构进行改进。

  • 华为提供完整的融合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产品,整合网络、计算和存储等系统。

  • 华为拥有雄厚财力,而且愿意投入于区域市场,以提升企业实力。


注意事项:


  • 尽管面向全球,但华为在中国和亚洲部分地区以外的市场渠道有限,迫使它依赖内部资源来支持客户部署。华为在西欧的销售能力较弱,不过在增强,在北美的销售能力有限。

  • 华为有几个合作伙伴,支持Puppet,可是支持Chef和Ansible之类的开发运营工具方面落后于其他厂商。

  • Gartner客户注意到,华为需要在中国以外的地区改进销售流程和产品文档。

  • 华为在市场营销和信息传达方面比较弱,这进一步限制了公司的知名度和差异化优势。这意味着客户不会考虑它在目标市场和地域提供所有的潜在机会。


瞻博网络



瞻博网络拥有一系列广泛的数据中心网络功能,按端口出货量或收入衡量,它是前四强厂商。2015年,瞻博的数据中心网络业务增长率略高于市场水平,收入份额占4.8%。瞻博在2015年加快了交付新产品的速度,先推出了高密度100Gb平台(QFX10000)。它还支持硬件/软件分解模式,为此推出了装有Junos软件的品牌白盒交换机(OCX1100),推出QFX5200以及独立销售的Junos软件。瞻博具有良好的技术声誉,在服务提供商和大型企业中有着深厚的用户基础。瞻博再投资于企业业务,希望为其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重新博得知名度,不过它在我们的客户垂询问中落后于思科、AristaNetworks和HPE。瞻博是VMware合作伙伴,提供全面的VXLANTunnel EndPoint(VTEP)集成,并将其交换机作为NSX底层来无缝管理。此外,瞻博提供Contrail,这种SDN软件既包含在受支持的版本中,又可以通过开源款式来获得,这有助于瞻博成为期望与OpenStack环境整合的服务提供商和大企业的一种选择。



所有企业组织都应将瞻博列入数据中心网络最终名单上,尤其是在想要有多家供应商的大型环境中。


强项:


  • 瞻博拥有阵容齐全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它们基于通用的构建模块,这些模块可用来构建不同的架构解决方案。它在支持要求苛刻的大中型数据中心数据环境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 瞻博有一张开放的、深思熟虑的路线图,可满足新出现的数据中心网络要求。

  • 在Gartner评析的销售单子中,瞻博的解决方案其价格极具竞争力。

  • 瞻博提供一种开放的、可互操作的架构,包括开放API、品牌白盒交换机、分解式Junos软件以及开源SDN覆盖软件(Contrail),后者是针对OpenStack部署环境的比较知名的解决方案之一。


注意事项:


  • 瞻博在Gartner企业客户当中有些失宠,客户垂询和合同评审减少就是佐证。

  • Gartner客户表示,对Juniper数据中心交换机和架构方面的多个选项感到困惑。

  • 瞻博需要加强在中型企业客户当中的影响力。

  • 瞻博不提供自己的集成式系统解决方案;相反它与众多合作伙伴合作,合作伙伴将瞻博技术与计算和存储解决方案集成起来。


联想



联想主要专注于服务器接入层,架顶式交换机和嵌入式模块支持联想的刀片和Flex服务器系统。虽然按端口出货量或收入衡量,联想仍然是前十强厂商,但2015年联想数据中心网络产品的销售额和收入降幅超过40%。由于缺少核心网络解决方案,加上如何自发地填补这个空白方面的愿景有限,联想在这个市场采取了竞争和合作双管齐下的策略,与思科、AristaNetworks和博科达成联盟,最近宣布与瞻博网络成全面合作伙伴。使用联想服务器的企业组织应考虑这家厂商,主要提供服务器接入,或者结合合作伙伴以提供更庞大的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



强项:


  • 联想完全专注于服务器接入层,并深入了解这种使用场景的需求。

  • 联想交换机可以在同一只架顶式接入交换机硬件里面提供光纤通道接口和以太网接口。

  • 联想并不限制企业组织在服务器系统中只能使用联想网络设备。它还支持竞争对手提供的模块,包括思科、博科和迈络思科技。

  • 联想的Flex系统互联(FlexSystem Interconnect)最多支持20个网络设备,它们可作为单一实体加以管理,同时支持以太网、基于以太网的光纤通道(FCoE)和光纤通道等接口。


注意事项:


  • Gartner客户并不将联想系统作为端到端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来部署,相反只是将它们作为面向联想服务器环境的接入层解决方案来部署。

  • 联想目前缺少接入层需要的几种接口功能,包括10GBase-T和更新的25/50G接口。

  • 联想缺少在服务器接入层日益重要的几项关键功能,包括支持Linux自动化工具(比如Puppet、Cheft和Ansible)。

  • 联想按照愿景执行的动作很迟缓,在过去一年没发布几款新产品或交付新的软件解决方案。


NEC



NEC是魔力象限的新来者,这归因于收入增加,SDN解决方案日益部署。NEC是最先大力投入于新兴的SDN技术的老牌厂商之一,如今这已收到成效:其SDN解决方案在运营商网络和企业网络中的势力都日益强大。200多个客户在生产环境部署了NEC的SDN,包括一些最大的生产环境网络,可扩展到数百个受支持的交换机。虽然NEC拥有一系列硬件交换机,但它日益关注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软件层,它会继续交付SDN控制器和SDN应用软件,专注于微分段、网络虚拟化、服务链(servicechaining)、自动化和基于策略的流量控制。NEC设有区域支持中心,支持全球客户群。



强项:


  • NEC是最早看到SDN潜在好处的网络厂商之一,投入大部分的研发力量以开发SDN软件。      

  • NEC在企业和服务提供商这两种环境下都有大量客户部署了生产SDN(数量超过200套),包括市场上一些最大规模的SDN生产部署系统。

  • NEC有强大的服务能力,可帮助潜在客户部署更新颖的SDN解决方案。

  • NEC已针对许多使用场合和地区,交付了一系列广泛的基于SDN的网络。


注意事项:


  • 就适合数据中心部署的老式硬件平台而言,NEC拥有有限的产品组合,这让NEC越来越依赖其他网络厂商在NEC控制的SDN解决方案中提供物理网络。

  • NEC还没有发布借助Puppet、Chef和Ansible之类的工具,直接支持开发运维社区的能力。

  • 虽然NEC覆盖全球,但区域部门独立行事,这会导致混乱,而且全球交付和提供的产品不一致。其市场势力主要局限于日本和北美。

  • NEC花在营销其能力上的精力不多,因而常常没有出现在企业客户的最终名单上。


NewH3C Group(新华三集团)




这是H3C头一年作为一家独立厂商受到评估;它之前是惠普的一家全资子公司。2015年9月,惠普宣布将H3C的多数股权出售给清华控股,这笔交易于2016年5月1日完成,设立了NewH3C Group。因此,新H3C现在作为总部位于中国的一家独立的数据中心网络厂商来运营,有5000多名员工。此外,新H3C将在中国销售HPE的服务器和存储产品,让H3C得以提供完整的集成式系统。出售多数股权之前,H3C为惠普网络的数据中心网络产品组合负责大部分的研发工作。在中国,新H3C通过3000个合作伙伴组成的渠道,开展直销和间接销售,受到了大企业、服务提供商和云提供商的追捧。此外,HPE和新H3C将保持密切的关系,而在中国以外的地区,HPE重新包装了新H3C交换产品系列,成为其主要的数据中心网络产品。想在中国获得所有的数据中心网络机会,应该考虑新H3C。



注意:由于宣布时间问题,将新H3C当作一家独立网络厂商的客户数量有限,Gartner也没有跟踪独立于惠普/HPE的H3C收入。


强项:


  • 新H3C有一套完整的数据中心网络交换机产品组合,可满足几乎所有企业环境的要求。

  • 新H3C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供应商之一。清华控股持多数股权,这让它更有能力在中国市场争夺政府、国有企业和电信公司的单子。

  • 新H3C深入了解中国的本地购买需求,在该地区拥有庞大的销售渠道。

  • 新H3C还提供服务器、存储、集成式系统、路由器、防火墙和无线局域网(WLAN),帮助希望限制供应商数量的客户。


注意事项:


  • 新H3C在网络行业有着13年的成功经验,既以合资企业模式来运营,又以全资子公司来运营。然而,这家独立公司可能面临起步阶段的挑战。

  • 新H3C依赖HPE,作为在中国以外的地区进行营销的一条主要途径。通过HPE关系购买H3C产品的企业组织应认识到,这种合作协议可能是暂时的。

  • 新H3C投入了不相称的精力来开发基于机箱的交换解决方案,而不是积极转型到FFF。

  • 一些客户对HPE与H3C之间的关系感到困惑,不清楚哪个实体拥有知识产权、研发在哪里进行,以及这两家提供商未来的战略。


VMware




VMware NSX是一种网络虚拟化平台,充分利用在每个虚拟机管理程序中运行的虚拟交换机,构建一个SDN覆盖层。鉴于VMware在服务器虚拟市场的稳固地位,它在数据中心有很大的影响力,Gartner看到客户有更大的兴趣讨论NSX,并将它与其他物理网络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去年,VMware改进了可管理性和运营,在覆盖层和底层之间提供了更好的关联。VMware大力宣传特定的使用场景,比如数据中心内部的安全(微分段)、自助式配置、支持多个数据中心以确保业务连续性。



VMware已致力于增强网络功能,加大对销售组织和渠道的关注;然而,就单个客户与硬件厂商进行合作对VMware来说问题重重。NSX是市场上的销售冠军,也是部署在生产环境下的主要SDN平台。VMware是这次研究中唯一不提供硬件的厂商,因而企业组织必须单独设计、运营和管理物理数据中心网络基础设施。这让VMware处于独特的地位,因此它与这个市场上的大多数厂商(除思科之外)合作,才能为非虚拟化端点(通过以太网交换机中的VTEP实现技术)和集成式管理提供支持。如果企业拥有高度虚拟化的VMware实施系统,又在考虑提高网络敏捷性或安全性,作为更广泛的基础设施编排项目的一部分,就应该考虑VMware。


强项:


  • VMware的虚拟交换解决方案广泛部署在VMware的客户群当中,它有一套丰富的功能特性,而且可靠性方面信誉卓著。

  • NSX不需要大笔的前期资本投入,也不需要改变硬件;它可以逐步地试用和引入。

  • VMware NSX与硬件无关,可以在任何适当配置的基于IP的以太网网络上运行,不过要借助技术合作伙伴的交换机,才能实现更好的集成。

  • NSX微分段是一种创新的机制,相比基于硬件设备的传统方法,它以一种经济高效、可扩展的方式,提供了数据中心内部的安全性(东西向)。


注意事项:


  • 由于整合裸机资源需要网关或交换机支持技术合作伙伴提供的VTEP集成,NSX在不是高度虚拟化的环境中的价值大大降低。

  • 考虑到VMware加大投入,为面向vSphere的NSX(NSX-v)开发功能,面向多虚拟机管理程序的NSX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 有了6.2版本,VMware为网络提供了更好的可见性。然而,选择合适的第三方工具来适当地使用数据很重要。可通过采用来自NSX技术合作伙伴的网络解决方案,或来自第三方(比如Arkin)的管理工具,改进总体管理。

  • 从客户垂询来看,我们注意到NSX许可费常常高昂。


云头条编译|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如果有价值,感谢打赏


相关阅读:

Google数据中心网络技术漫谈

IDC公布全球数据中心2015年预测报告

谷歌暗光纤网络破亚马逊云服务优势

IDC: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增势强劲 收入或超60亿美元

微软工程师告诉你如何构建一个虚拟数据中心

2015年数据中心和企业领域的十大SDN市场领导者

瞻博网络(Juniper)的IT部门从18个数据中心精简至50个机架

揭秘:亚马逊云计算内部基础设施

谷歌如何发明了只有它才能构建的牛叉的数据中心网络?

盘点十种数据中心网络拓扑

Gartner:2016年企业网络防火墙魔力象限|「云头条」

2016年平台即服务(PaaS)比较矩阵报告(附14、15年魔力象限解读)

Gartner:2016年集成平台即服务魔力象限|「云头条」

Gartner:灾难恢复即服务(DRaaS)魔力象限

Gartner魔力象限:开源和云计算颠覆数据库市场

Gartner发布数据清理工具魔力象限

Gartner 2016年网络性能监控和诊断魔力象限

2014年全球应用性能管理市场份额分析

Gartner发布2016年数据仓库和数据管理解决方案魔力象限

Gartner发布最新的通用磁盘阵列魔力象限报告

Gartner 2016年商业智能和分析平台魔力象限

Gartner发布2016年全球网络服务魔力象限

Gartner:虚拟化与容器技术并不是一回事



欢迎加入交流,群主微信:acloo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